Monday, April 30, 2012

洋小孩的生日派對The Birthday Party

我第一次參加「美國人」家小孩的生日派對,是在小學六年級暑假到紐澤西的姑姑家住的時候。那次,我和也是從台灣來的堂妹到四歲半小表妹的朋友家參加慶生會。和一堆小蘿蔔頭在一起玩了什麼我已經想不起來,但印象深刻的,是擺滿了一整桌的甜點零食,還有就如同「玩具總動員」裡面小男孩Andy過生日時,堆的像山一樣高的禮物。參加派對送禮物,本來禮貌上也是應該要這樣做,不過看到那些一盒比一盒還要大,用了要是我一定會細心剪開然後仔細收藏好的各種漂亮卡通圖案包裝紙、緞帶蝴蝶結、棉紙還有提袋層層包著的「過度包裝品」,到了拆禮物時間就被「刷!」的一下撕個稀巴爛然後可能連包裝帶玩具都一起丟到一旁又繼續拆下一個……,這樣幾近浪費的場景對於當時也還是個小孩的我,埋下深刻的記憶。

一轉眼就過了二十年,自己的孩子也陸續在加拿大參加了幾次同學們的生日派對。我原本以為經濟不景氣還有環保意識抬頭會讓一切簡化許多,畢竟我自己小時候的慶生會基本上就是有個蛋糕汽水然後請同學來家裡玩自己的玩具而已,沒想到這邊的家長為了孩子大張旗鼓的張羅,以及賓客們華麗的禮品還是幾乎如出一轍。

每次要陪孩子們去參加同學的慶生會時,我實在沒有辦法說服自己花下幾乎要和買禮物一樣,甚至有可能更多的錢去購買包裝材料和卡片。用家裡現有的購物提袋裝好,加上與孩子們自製的卡片,我們的固定派對行頭和其他五花八門的提袋擺在一起的確顯得有些寒酸,不過我還是默默覺得只要孩子們玩得開心就好。

終於輪到了我們孩子過生日的時候,為他們策劃慶生派對,也著實花了媽媽好些功夫。首先,場地就是一大問題。我們租的房子空間並不大,裡面的家具也都是房東的。我很難保證十幾個5、6歲小孩在家裡奔跑尖叫再加上極可能會被打翻的飲料蛋糕零食,可以讓屋內的一切全身而退。社區活動中心有幫小朋友辦主題慶生會的專案,不論是海盜尋寶、粉紅公主還是熱帶海洋,大哥哥大姊姊準備好道具材料,家長只要交錢帶食物就好了。另外一種我們參與過幾次,對家長來說更輕鬆的方案,就是和購物中心裡的兒童遊樂場預約一個時段,所有的小孩都可以進去玩到瘋,大人只要在旁邊的沙發上坐著聊天(還可以有時間吃帶去的零食點心)即可。

我想了想,遊樂場索價不菲不列入考慮,而帶小朋友玩遊戲做活動我應該沒有問題好像也沒有必要花錢請別人,就找了只要有消費食物就可以免費借我們房間的速食餐廳,準備自己策劃啦!

帶動小朋友唱歌做遊戲,對於一天到晚和孩子嘻嘻鬧鬧在地上滾來滾去的我來說沒有什麼問題,而平常本來就跟自己孩子在做的勞作也應當是得心應手,就朝這兩個方向去計畫吧!我們翻出了不知如何居然能從我小時候一路保存到現在,而且還可以出現在加拿大的勞作書,開始搜尋可行的點子。在材料容易取得、步驟簡單、做起來又有另小朋友發出”Wow!”效果的前提下,我們設計了5種勞作。另外,我還用小朋友學校海報作品的背面,畫了一張空白的大臉,再做出眼睛、鼻子、嘴巴的紙卡,準備讓孩子們玩兒童慶生會經典遊戲「Pin the face」蒙眼拼臉遊戲。

跑了兩三間雜貨店採買了一堆材料,又花了好幾個晚上剪剪貼貼準備場地布置的道具,雖然知道「付錢了事」省時又方便,但我一點也不嫌麻煩,很享受地和孩子安排每一個步驟,讓他們從頭到尾都可以很有參與感,甚至順便灌輸一些我再熟悉不過的「活動企畫」概念。我一邊弄著,一邊喜孜孜地在心裡想像著派對當天,孩子們圍著桌子做出一個接著一個另他們驚嘆的勞作,然後開心地玩遊戲吃蛋糕這樣的畫面。

在孩子們一連好幾天殷殷地盼望下,生日派對的時刻終於來到。在我們提前一個小時抵達,細心地與幾位我找來幫忙的朋友把所有的勞作用具與場地布置設置完畢,迎接頭幾位小朋友進場之後,不出幾分鐘我就知道,想像中的場面應該是絕對不會出現了。女孩子們絕大部分對於安靜地動手做東西還算感興趣,男孩子們一看到綁在房間四周的氣球,就完全坐不住,開始各種拍打、吹氣放氣、丟來丟去喊來喊去的玩耍。我一邊帶著幾位想做勞作的小朋友拿剪刀撕膠帶揉黏土,一邊慶幸好在房間有門應該不至於被餐廳的人趕出門,一邊還要抽空拍照……,不過好在縱使場面是一片混亂與忙碌,所有的孩子們看起來都是相當開心。

到了吃點心與蛋糕的時間,大家終於好不容易稍微安靜下來。之前在別人派對上看到用杯子蛋糕cupcake來代替傳統的大生日蛋糕,又剛好有擅長烘焙的朋友願意幫忙,所以這個不用切也不用額外準備叉子與盤子的好吃點心,也成為我這次的選擇。看到兩個孩子總算等到能在大家面前吹自己的生日蠟燭,臉上幸福滿足的表情,也覺得忙成這樣也沒什麼了。

至於生日禮物,有碰過現場拆與事後回家再拆這兩種。孩子們很期待能在派對上拆禮物,那也就由著他們吧。好玩的是,一陣撕撕扯扯之後(當然我有稍微介入讓大部分的包裝材料都能完好保存),小男生和小女生又自動分成兩群,大家圍繞著小壽星們,一句句「哇!是芭比娃娃!」「哇!是變形金剛!」等聲音此起彼落,龍鳳胎的趣味在此又充分展現呢。不過後來和別的家長聊到,其實事後再拆禮物或許是比較好的。一來小朋友帶來的東西不會被比較,二來孩子也能慢慢地,在沒有過度興奮的情緒下一個一個打開,更盡情地享受每個禮物帶給他們的樂趣。

活動尾聲,還有另一個我從第一次在美國參加生日派對就留下印象的習俗,也是到場的小朋友所期待的重頭戲,就是要送出”Goodie Bag”─一袋裝著小玩具、小禮物,送給賓客的回禮。雖然心理也是暗自覺得「你也不用送我們禮物,我也不必回禮這樣最方便」,但是也知道這樣做太沒人情味也剝奪了孩子的期待,所以就秉著「既然要做,就要跟別人不一樣」的心態,想辦法構思別出心裁的回禮。

我們陸續收過幾個Goodie Bag,裝的都是派對用品店賣的東西:一個小塑膠袋裡面有著8、9樣小玩具,大多是廉價的文具、小陀螺、人偶、小汽車、鑰匙圈之類的。我覺得這樣的東西孩子們可能剛拿到的時候很興奮,但是摸了兩下要不是就壞了,要不是就丟一旁也不會想要再玩,所以我覺得與其這樣,不如就買一件單價高一點,但是應該會讓小朋友們想要留著的東西。後來我在一間全部賣木製玩具的店,選了一些看起來質感與價格都還算適切的玩具,每一件都用色紙包裝,再用摺紙蝴蝶與和孩子一起完成的謝卡裝飾。雖然不知道拿到的小朋友們感受如何,但是我從選購到製作到送出,都覺得挺開心的。

與孩子第一次進行的「北美式生日派對」,在一陣兵荒馬亂但卻也充滿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我們提回家一大袋沒有用到的勞作材料,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玩具、禮物。雖然沒有達到我心目中可以登上什麼雜誌的精緻度,但是從頭到尾和孩子一起進行每一個環節,享受過程帶給我們的樂趣,讓這個「派對」本身,就成為媽媽送給孩子最難忘的一個生日禮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